4月下旬,四川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调研项目立项结果公布,内江市委党校共有6项申报课题通过专家评审成功立项。立项数量在全省市(州)级党校中排名并列第1,较去年上升4位。
狠抓课题申报 精心组织
市委党校坚持把科研工作作为基础支撑,立足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八届二次全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强对全市重大问题的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在课题策划之初,市委党校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咨询作用,邀请有关专家对在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开展指导。动员全市党校系统教职工参加项目申报,激发教师投身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申报科研项目的能力和水平。按照应报尽报原则,全市党校系统累计申报选题163条,经专家审定后,确定75项事关内江科学发展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申报书作为调研课题正式申报。申报数量同比增加21%,立项数量增加40%。
优化课题切入 当好参谋
在此次申报立项六项的课题中,以内江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着眼内江将来一段时期的发展位势、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深入调研。从弘扬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为重点,开展《注重成渝铁路筑路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课题计划;从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重点,开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内江市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调研》课题计划;从促进内江文旅产业发展、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与打造为重点,开展《基于旅游目的形象感知的内江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课题计划;从稳定就业大局、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产业内江”为重点,开展《打造农民工服务“金字招牌”推进共同富裕的内江实践》课题计划;从加大医养结合工作力度,切实促进养老和医疗深度融合为重点,开展《内江市推进医养结合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课题计划。从抓好产业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案例研究重点,开展《加快“内江黑猪”全产业链发展的调研与思考》课题调研。
具体实施过程中,市委党校课题组主动对接市级相关部门,详细制定调研计划、全方位收集基础资料,拟对我市农村改革试验区、市多个风景名胜区、红色旅游点、医康养老中心、黑猪研究所等开展重点调研,以期在调研过程中,有效聚焦问题、深入基层、贴近社会生产和群众生活第一线。
凸显党校职能 助力内江
此次立项的课题在完成调研后,预期将产出一批有地方特色、高层次、应用性和对策性强的研究成果。推动内江做强实力、做优特色、做优环境、振兴乡村、建设物流产业,助力内江构建新发展新格局。以《基于旅游目的形象感知的内江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课题为例,将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大数据分析,如高频词分析、语义分析、情感分析,从统计结果上客观了解旅游者对内江城市旅游形象的感知状况,不仅为内江城市形象营销和旅游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加强成渝双城经济圈文旅产业发展,打造内江成为成渝地区全域旅游示范城市提供参考。其他立项课题也将充分发挥党校人才优势,深入开展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以取得积极成效。
内江发展面临严峻发展形势,需要抢抓国家战略新机遇,提升“产业内江”新“位势”,市委党校将继续以课题研究为重要抓手,持续推动科研咨政能力水平整体提升,更好地服务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职能,为内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