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间”故事│《祖训》
发布时间:2024-05-22 【字体: 来源:中共内江市委党校-资中县委党校-张杰 分享到:

我是一名七零后,在我年幼的时候,母亲经常带我看电影,她指着战争电影里的主角人物,语气快速而坚定地告诉我,爸爸和他一样,是解放军,是英雄!父亲是解放军,解放军是英雄,父亲就等于英雄,这个概念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直到今天,也从未忘怀。每次父亲来信,母亲念到父亲提及我的内容,我都激动无比。

1977年,父亲在内蒙古巴林。

在我三岁那年,母亲带着我随了军,一路风尘来到父亲部队的所在地——内蒙古巴林右旗,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团聚了!这里的条件比父亲来信所提及的更为艰苦,但是我们娘儿俩比想象中更快速度地适应了环境,一家人依偎在一起,漫天风雪也变得不那么可怕了。

张杰和父亲母亲,1983年拍摄于原赤峰守备区32团团部。

父亲时常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你知道我们张家的祖训是什么吗?忍!”

没有上课的时候,我趴在部队营地边上,远远地看父亲和战友们出操、训练,每位叔叔都是那么拼,每位叔叔的神情都是那么专注。他们身上有着强大的力量,队列充满了萧杀的气势,沙哑的号令回荡在整个营地。忽然想到父亲给我提到的祖训,叔叔们一定也很累,一定也很痛,他们一定也在忍,可是叔叔们为什么不喊出来呢?父亲给了我答案:“因为除了有一种叫“纪律”和“责任”的东西,还有“爱”,给了叔叔们能够忍受下去的力量。因为,无数和你一样大的孩子就在身后看着我们,面对敌人,我们没有路可以退,必须忍!”说完,父亲不再言语,偏过头去看着夕阳,帽子上的五角星闪耀着红色的光芒。

张杰和父亲,拍摄于营区后山。

父亲没有告诉我,他们部队十年前的冬季来到这片草原,零下二三十度,住着四处漏风的临时建筑和帐篷,住不下的战友到附近乡亲家借宿。喝的是化开的雪水,运气不好的时候雪水里面混着羊粪。主食是难以下咽的高粱米,菜只是一碗悬着几片海带的汤。他们忍了下来,建好了工事,也建好了营房。后来发展了副业,种了地,养了猪,慢慢地改善了生活。我们住的家属区,都是自己部队一砖一瓦修建起来的。

父亲也没有告诉我,当时国际形势的凶险。面对敌强我弱、这片大草原无险可守的态势,上级下令父亲所在的部队不惜一切代价,拖延敌人推进的脚步,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这种极为沉重的压力,他们忍了下来,面对强敌,决不后退一步。父亲所属的部队,有一个不朽的名字:50军!他们所在的师团,作为最前线的刀锋,屹立在这片广阔的草原上!

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中苏关系恢复正常。对峙了二十年,父亲所在的部队就顶在前线二十年。我几十年后查找公开的资料才得知这些,问过父亲,父亲笑了笑,“我忍他们很久了,不能小不忍乱大谋。”说罢便不再言语,姿势和几十年前一样,偏着头看着夕阳。虽然不再戴着军帽,但我知道,那颗闪闪的五角星,已经稳稳地扎根在父亲灵魂里。

张杰的父亲和他的部分战友,拍摄于1985年。

  父亲转业后,在基层工作,兢兢业业,直到退休。虽然离开了军队,父亲一直关注着军队的动向,国家发布关于军队的消息,他总是认认真真收看。国家发布领先世界的军事装备,父亲总是激动得红光满面,兴高采烈,七十多岁的老人,高兴得像个孩子。国和家相辅相成,无数先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我们如今的平安生活。为了我们的孩子不受外国人欺负,在我们这一代,有什么理由不去拼搏呢?

我曾经亲眼看见真正的家谱,家谱揭开封面,第一页祖训,第一条就是“忍”。每个人,不同时期,不同事件,对这个字的理解都不一样。我家的祖训,代表着坚韧和自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我相信有很多家庭同样拥有这种特质。我希望把这个祖训延续下去,让后辈们能够领会到其中意义,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传承,迸发其力量,继续开拓,壮丽我大好河山。

张杰的父亲,拍摄于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