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江市委党校印发《新型智库建设管理办法》并成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智库等4个校级智库,以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双轮驱动,探索党校特色智库建设新路径,提升党校“为党献策”能力,为服务内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智力支持。
制度先行以构建规范化管理体系。一是系统规划智库建设“四梁八柱”。以“党校姓党”为首要原则,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成立智库领导小组及专家团队,明确深化理论研究宣传阐释、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助力推进“教研咨一体化”等主要职能,充分履行决策咨询职能职责,有效强化智库建设管理及优质资源整合。二是创新提出“三坚持”原则。坚持科学精神与大胆探索相结合、成果转化与激励机制相挂钩、改革创新与有序发展相衔接原则,确立智库建设目标与任务,明确建设周期考核与评估原则,推进智库规范运行、科学管理。三是建立“2+1”成果产出标准。要求各智库每年至少完成2项自主研究成果,智库负责人每年至少牵头完成1项智库课题研究,确保智库研究任务压实到人,加强课题研究跟踪管理和质量把控,强化课题研究与成果运用。
布局谋篇以打造专业化研究矩阵。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智库。外聘省委党校区域经济教研部专家与本地商务部门领导组成“理论+实践”团队。立足内江经济发展实际,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战略,开展前瞻性政策研究,形成高质量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为内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二是党的建设研究智库。联合重庆市委党校教授和本地党史地方志专家,探索跨区域党建研究合作新模式。建立“问题—研究—对策”快速响应机制,针对干部管理、作风建设等难点提供解决方案。聚焦新时代党的建设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形成具有党校特色的党建理论体系。三是依法治市研究智库。依托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和本地政法委实务专家,创新“法规解读—案例研判—实操指南”三位一体研究模式,围绕地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关键环节开展实证研究。通过开发法治培训课程、编写案例教材,增强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既懂理论又通实务的法治建设生力军。四是统一战线研究智库。引入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本地统战部和民宗局专家,构建“教研室+专家学者”团队,聚焦新时代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创新,形成“大统战”理论研究体系,围绕多党合作、民族宗教、新的社会阶层等开展专项研究,提升统一战线服务大局效能。
机制创新以畅通成果转化渠道。一是完善成果报送机制。创新科研成果“预研—呈报—反馈—优化”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咨政报告零散报送向系统供给转变。建立科研科初审、专家组复审、校领导终审的质量管控流程,构建“需求侧+供给侧”精准对接平台,确保政策建议直报市委市政府领导。二是优化成果攻关机制。创新成果攻关团队模式,以智库专家为学术顾问,建立“学员+教师”联合课题组,开发“热点追踪—深度调研—对策提炼”快速响应模式,形成教研人员、党政干部、学员代表针对重大决策需求定向协同攻关机制。近两年智库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咨政建议31篇,获市委主要领导签批率达94%,多篇咨政报告实现成果转化。三是优化教研咨融合机制。构建“教学—科研—咨政”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体系,建立教学案例库、科研数据库、咨政成果库“三库联动”资源平台,形成“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对策献决策”完整闭环,实现教研咨“机械叠加”到“化学反应”质变。